欢迎访问杭州中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!

新闻动态

News

详细内容

常乐镇这家人厉害了!父亲做县长,儿子在常乐实业发家致富!

话说合浦县常乐镇,往合浦方向约4公里处S207省道旁,有个不大村子,相传开村时有户姓劳人家在村边道上搭了间茅棚以卖粥为生,后来才有了"茅铺村″这个村名。然而就是这个不起眼村子,真个是"禾草盖珍珠,金子藏污泥″的地方。民国时这里走出了足以影响常乐历史发展的吴氏"一门二杰″。


父亲是一县之长,儿子是有名的民族实业家,父与子同时刊登上《合浦县志》 一时传为佳话,也成了常乐人最炫耀的美谈。

吴佩瑜(1863一1939),广东合浦常乐茅铺人,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,是合浦同盟会石康常乐分会主要负责人。

宣统三年(1911年)辛亥革命爆发。同年九月二十七日,合浦同盟会在县城起义,罗侃廷(总江口人)任起义军总司令。吴佩瑜是起义军骨干,参加了攻打合浦府县衙门的战斗。此战总兵陸廷章、知府许莹章闻风逃遁。次日革命党人处决了清军分统杨尊任,成立革命政府出榜安民。吴佩瑜时任反正清军300余人总领。

民国元年(1912年),10月27日合浦县国民政府成立,县长为最高行政长官。吴佩瑜是民国合浦县第九任县长,任期民国7年(1918年)至民国9年(1920年),在任期间勤政廉明,公而忘私深得民心。且颇有建树多有政绩,如:重建东坡亭,设立合浦农业试验场等,这是合浦有史以来第一个农业科学试验场,为合浦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
如今在常乐还流传着一个吴佩瑜"三老爷″做酒席,富人吃素菜,穷人吃鱼肉的故事,"三老爷"是常乐人对吴佩瑜的爱称。


有一年"三老爷″做酒席,照样一视同人,富贵贫贱一律请,酒席那天一早便交代工人:有钱富人坐客厅,穷困贫者坐天井。到了上菜之时只见酒使端着鸡鸭扣肉沙虫海味尽往穷人席上摆。而客厅上的富人席上酒使捧来的是东瓜炆豆付,猪肠炒豆芽等几样素菜,两相对比筒直差了上十个等次。

心直口快的"二叔公″以为酒使端错了,去问"三老爷,″"三老爷"早知"二叔公″来意,便笑着对"二叔公″说:"二叔公你不要怪我,不是酒使端错了,而是我叫他们这样做的,你们富人大鱼大肉餐餐有得吃,今日吃点差的又何妨呢?多吃点素菜对身体有好处,而那些穷人餐餐酸菜芋蒙蕃薯芋头,平时难得吃上一餐鱼肉,今日我借此机会让穷人兄弟享受一下富人的生活,这叫换位享受,"二叔公″你应该懂我的意思吧?″

吴午琴(1884一1952),广东合浦常乐茅铺村人,吴佩瑜长子,合浦蚕桑蔗糖事业先行者,著名的实业家,早年毕业于“广东岭南大学农业专业,”曾东渡日本参观考察,他一生致力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,推广优良品种,造福桑梓,因此很受合浦乡民崇敬。民国时曾任合浦县参议,他为人正直,生活朴素,平易近人。


解放后1950年曾以开明绅士参加过县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,他执着追求发展家乡农桑事业的事迹,至今还在民间流传。


午琴年青时便立志发奋读书,效仿有志之士走实业救国的道路。吴午琴和陈铭枢从小玩到大,是捉蟋蟀窑蕃薯的少年同学和挚友。


1921年陈铭枢在广州任第六军第一纵队司令,曾向当时广东省省长推荐其任台山县县长,这可是一门美差,意味着升官发财的机会唾手可得。


可是吴午琴想道:我不是当官的料,我读书办实业照样为国家出力,为老百姓谋幸福,何况自古官场是非多,你倾我轧暗相斗,如有行差踏错恐怕......


想到这,他便婉言谢绝了陈铭枢的好意,时广东合浦(今广西浦北石冲坡子坪)人,国军陸军上将,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香翰屏将军,是他父亲吴佩瑜的知交朋友,也曾数次建议他出来做官,他也不改初衷,决心用学到的知识实现他的理想。


读书回乡后,缫丝机他先是在省立第十一中学(今廉州中学)教书,任教期间为了争取政府和各界人士对他事业的支持,曾建议开设蚕桑课程,以培养人才,并建议成立"合浦蚕桑业实施分区,"以争取省蚕桑研究机构的支持。

可是他所有这些建议,缫丝机都没有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釆纳。一腔热血成了泡影。要知道读书人最讲究的是骨气,天下那么大,世界由我闯。次年吴午琴便辞去了廉中教师工作,回到家乡常乐乡,独自挂起了"合浦县常乐乡阜南吴氏蚕业试验场″的牌子。开始了以蚕桑试验和繁殖示范工作,并组织全家成员参加劳动,忙时雇请一些日工,他亲自带领种植了几十亩桑田,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来,从桑田管理、蚕房管理到蚕茧加工等,均按科学方法严格要求,并印发小册子分发给农民广为宣传,组织四乡农民前来参观学习,毫无保留地将各种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农民,如有疑难问题还亲自上门指导,还利用自已参议员身份组织演讲上街宣传种桑养蚕的好处,及常乐发展桑蚕事业的优势。


公司最盛时期,杭州纺机有脚踏缫丝机、织布机近百台,其中有日本造的铁质织布机4台,缫丝机大都从广东顺德购进,有工人100余人,所织丝布以"荔枝绸″、"黑胶绸″、"点梅纱"、"白绸"为主,年产数百匹,产品远销广州、香港、海南、东南亚等地,号称"常乐丝布″(因为从北海运出也有称"北海丝布"),当年"常乐丝布″名扬海内外,穿"常乐丝布″是显示富贵的象征,据说东南亚某国总统的礼服是"常乐丝布″做的。


当年公司为了商贾方便,发行了一元、二元面额的"蚕丝纸″作收购蚕丝蚕茧代金卷,信誉很高,一时当作货币在常乐、石康、多蕉、旧州等圩场流通,很受群众欢迎。   杭州纺机

可是好景不长,后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经济侵略,日本货充斥市场,在大量日本印花布、人造丝布的冲击下,加上公司经营不善,十年后的1935年,"裕生丝织有限公司"宣布倒闭,从而结束了它的使命。

吴午琴发展蚕桑事业的同时,还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,先后从外地引进优良稻种:"恶打粘″、"田基杂"和高产薯种"大白薯"、"五里香″、"爪畦蔗"、"马铃薯"、"大白薯″等,产量非常高,农民俗称"无忧饥。″

他还出资在外地购进优质林果种苗:"油加利″、"松树"等无偿分发给农民,从常乐到福成一带山头广为种植,谁种谁大丰收。既绿化了山头,又增加了农民收入,可谓一举两得。  自动缫丝机

自公司倒闭后,为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,他把资金转在石康七里一带种了数百亩松树和桉树,不过解放后这些果林都收归国有了。 自动缫丝机

在常乐还流传着吴午琴关心家乡教育,造福桑梓的故事。吴午琴深知教育是基础,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,倾注了他不少心血。1921年至1923年间,他曾在常乐国民小学(今常乐中心校)担任过一段时间校长,学校办在一间苍神庙里,地方狭窄,为了扩建学校,反对迷信,提倡科学,他带领学生把菩萨推倒改建教室,还广向社会集资扩建了一批教室,使学校规模扩大了两倍,并改革教学制度,把旧小学办成了一间新型小学。

吴午琴不愧为常乐优秀儿女,他对常乐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,如今他的家乡茅铺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,村貌大改变,家家奔小康,多种经营很有特色,尤其是他们村出产的"连南萝卜干,″色味具佳,营养丰富,是人们探亲访友的最佳礼品,也是常乐驰名中外的土特产之一,据说当年还得过全国农业博览会萝卜干金奖呢。